大黃利膽膠囊具有清熱解毒、退黃祛濕的功效。常用于治療脂肪肝、膽囊炎、肝膽濕熱、酒精肝等疾病,能有效地緩解食欲不振、肋痛、口苦等癥狀。大黃利膽膠囊的主要成分是藏大黃、手掌參、余甘子,下面介紹一下藏大黃、手掌參、余甘子各自有什么功效。
藏大黃:藏大黃是一種高大的草本植物。生長于海拔1200-4000米處,常分布于西藏東部及中部。藏大黃的生命力很頑強(qiáng),生長于干燥氣候地帶,且耐寒性極強(qiáng)。藏大黃的根可用于治療癰腫瘡毒,大便下血,外傷出血。還可用于治療由培根病和赤巴病引起的熱性病、大便秘結(jié)、胸腹脹滿、瀉痢、氣喘等癥狀。
手掌參:手掌參因其外形像手掌又叫佛手參、掌參、手參。手掌參是一種藥用植物,主要用于制藥。手掌參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,是一種極其稀缺的珍貴藥材。手掌參對土壤的要求極高,栽培過程十分艱辛。手掌心的藥用價(jià)值非常高,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。手掌參用水煎服可治療身體虛弱、咳嗽氣喘、拉肚子、跌打損傷。與黃精、粉苞苣制成糖漿可治療肝炎。與苦參、地丁用水煎服可治療布魯氏菌病。配當(dāng)歸、黃芪、玉竹、漏蘆用水煎服可用于治療乳汁缺少。食用可滋補(bǔ)益精,壯陽。用于治療男性遺精,陽萎,滑精,消瘦無力,久病體虛,神志恍惚。對治療巴木病和風(fēng)濕病也有不錯(cuò)的療效。
余甘子:余甘子又叫油甘子、橄欖、牛甘子,是一種草本植物。余甘子姿態(tài)優(yōu)美,可作為風(fēng)景樹,也可當(dāng)果樹。果實(shí)富含維生素,食用可生津止渴,潤肺化痰,常用于治療咳嗽、喉嚨腫痛、河豚中毒等。樹根和葉子可入藥,具有解熱清毒的功效,能治療濕疹、皮炎、風(fēng)濕痛等病癥。葉子曬干可做枕芯。種子含油量達(dá)16%,可制作肥皂。樹干呈棕紅褐色,堅(jiān)硬,結(jié)構(gòu)細(xì)致,有彈性,耐水濕,可以制作家具。
這些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珍貴植物都具有非常好的藥效,且功效很多,能治療多種疾病。西藏復(fù)雜而獨(dú)特的自然條件,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植物資源種類,維管束植物種類多達(dá)6000余種。



